一、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的地方,是应急避震较好的办法 。这是因为,震时预警时间很短,人又往往无法自主行动,再加之门窗变形等,从室内跑出十分困难;如果是在楼里,跑出来更几乎是不可能的 。但若在平房里,发现预警现象早,室外比较空旷,则可力争跑出避震 。
二、躲在室内结实、不易倾倒、能掩护身体的物体下或物体旁,开间小、有支撑的地方;室外远离建筑物,开阔、安全的地方 。
三、应趴下,使身体重心降到最低,脸朝下,不要压住口鼻,以利呼吸;蹲下或坐下时尽量蜷曲身体;抓住身边牢固的物体,以防摔倒或因身体移位,暴露在坚实物体外而受伤 。
四、低头,用手护住头部和后颈,有可能时,用身边的物品,如枕头、被褥等顶在头上以保护头颈部;低头、闭眼,以防异物伤害眼睛;有可能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以防灰土、毒气 。
五、不要随便点明火,因为空气中可能有易燃易爆气体充溢;要避开人流,不要乱挤乱拥 。无论在什么场合,街上、公寓、学校、商店、娱乐场所等,均如此 。因为,拥挤中不但不能脱离险境,反而可能因跌倒、踩踏、碰撞等而受伤 。
扩展资料:
地震的前兆
一、地下水异常
1、水位、水量的反常变化 。如天旱时节井水水位上升,泉水水量增加;丰水季节水位反而下降或泉水断流 。有时还出现井水自流、自喷等现象 。
2、水质的变化 。如井水、泉水等变色、变味(如变苦、变甜)、变浑,有异味等 。
3、水温的变化 。水温超过正常变化范围 。
4、其他 。如翻花冒泡、喷气发响、井壁变形等 。
二、生物异常
动物是观察地震前兆的“活仪器”,它们往往在震前出现各种反常行为,向人们预示灾难的临近 。已发现有上百种动物震前有一定反常表现,其中异常反应比较普遍的有20多种,最常见的动物异常现象有:
1、惊恐反应:如大牲畜不进圈,狗狂吠,鸟或昆虫惊飞、非正常群迁等 。
2、抑制型异常:如行为变得迟缓,或发呆发痴,不知所措;或不肯进食等 。
3、生活习性变化:如冬眠的蛇出洞,老鼠白天活动不怕人,大批青蛙上岸活动等 。
三、电磁异常
电磁异常是指地震前家用电器,如收音机、电视机、日光灯等出现的失灵现象 。最常见的是收音机的失灵、手机信号减弱或消失、电子闹钟失灵等现象 。
四、地声
临近地震发生前,往往有声响自地下深处传来,这就是“地声” 。地声一般出现在震前几分钟、几小时、几天或更早;以临震前几分钟出现得最多 。
五、地光
地光也是临震前的一种宏观现象,中国已在多次地震前观测到,它们一般出现在临震前或震时,也有出现于震前数小时或更早的 。
地光的颜色很多,有红、黄、蓝、白、紫等,有的也像电火光 。它们的形状各异,有带状光、片形光、球状光、柱状光、火样光等 。、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地震
一、学校避震??
正在上课时,要在教师指挥下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 。??
在操场或室外时,可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 。??不要回到教室去 。震后应当有组织地撤离 。??
千万不要跳楼!不要站在窗外!不要到阳台上去!
二、家庭避震??
地震预警时间短暂,室内避震更具有现实性,而室内房屋倒塌后形成的三角空间,往往是人们得以幸存的相对安全地点,可称其为避震空间 。
【地震安全小知识内容 关于地震安全的小知识】这主要是指大块倒塌体与支撑物构成的空间 。室内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是:??炕沿下、坚固家具附近;??内墙墙根、墙角;??
厨房、厕所、储藏室等开间小的地方 。
三、公共场所避震??
听从现场工作人员的指挥,不要慌乱,不要拥向出口,要避免拥挤,要避开人流,避免被挤到墙壁或栅栏处 。??
(1)体育馆等处:
就地蹲下或趴在排椅下;注意避开吊灯等悬挂物;??用书包等保护头部;等地震过去后,听从工作人员指挥,有组织地撤离 。?
(2)在商场、书店、展览、地铁等处:
选择结实的柜台、商品(如低矮家具等)或柱子边,以及内墙角等处就地蹲下,用手或其他东西护头;?
避开玻璃门窗、玻璃橱窗或柜台;?避开高大不稳或摆放重物、易碎品的货架;?避开广告牌、吊灯等高耸或悬挂物 。
推荐阅读
- 想做点小生意求推荐 现在想做生意做什么好
- 吴克群何超莲分手原因 何洁释小龙分手原因
- 地震的小知识 地震小知识消防
- 汶川地震的资料是什么 当年汶川地震是什么样
- 幼儿园防震安全小常识 关于安全防震小常识
- 采摘草莓必备的小诀窍 草莓采摘的注意事项
- 挑选新鲜的蔬菜小妙招 再也不用担心会被菜贩骗
- 酸奶的营养密码隐藏在外包装的标签上 挑选酸奶小妙招
- 挑选大白菜时菜叶上长了小黑点 这样的白菜能不能吃
- 杨桃的选购 *** 和吃法小技巧 杨桃这样吃味蕾喜杨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