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面窝窝头怎么做即粘好吃,慈禧靠什么保持容颜不老?( 三 )


这两种疾病,都令慈禧对自己的饮食习惯有了更多的注意 。因为如果吃得太好,或者吃有刺激性的食物,对她的病都不好 。例如辛辣的食物对痔疮就特别不好 。所以特别是到慈禧40岁、50岁以后,御医们就建议她多吃一些粗粮,而她自己在饮食方面也有很多尝试 。比如说像菊花火锅,就是慈禧发明的 。把菊花、玫瑰、桂花引入饮食中,一放进去就捞出来吃,味道很特别 。后来菊花火锅成为宫里一种日常饮食,也成为北京的一种特食 。这是慈禧的一大发明 。
而说起吃粗粮,这还要从慈禧西逃说起 。在1900年的时候,慈禧已经是60多岁的人了 。由于西逃的时候很匆忙,第二天,这个由后妃、太监、宫女和禁卫军组成的两三千人的庞大队伍,基本上就断粮了 。这几千人马,从海淀一直往北走,食物的供应是一大问题,越往前走,饮食就越成问题,当她饿了几天以后,突然有一个随从给她送来一个窝头 。哎呀,她当时吃得是眼泪汪汪的,感觉味道特别美 。她说“我吃了这么多年的饭,吃这个是最美的 。”后来这个人被她封为“引路侯” 。慈禧也从此觉得窝窝头是她一生中最美味的食物 。
慈禧1902年回到北京以后,再吃美食时,突然想起来,自己出逃的时候吃的东西,黄黄的,上面是尖的像宝塔,下面是圆的,这是什么东西啊?于是就让御膳房给她做 。御膳房的人想,要是真用粗面给慈禧做个窝窝头,那还不得把厨子杀了 。所以他们就用特别细的黄面,用栗子粉、杏仁,还有宫里的玫瑰、蜂蜜,调和成窝头的样子,做成宝塔状,上面是尖的,下面是圆的,然后再钻一个眼 。慈禧一尝,“嗯,不错,是当年的味 。”其实那根本不是当年的东西 。不过,这个宝塔式的窝窝头,后来倒是在民间颇为流行,成了北京一道有名的小吃,谁让这是老佛爷当年最喜欢的东西呢 。
今天我们都知道,粗粮是值得提倡的一种饮食 。粗粮所含的纤维素比较高 。纤维素是我们人体没法吸收的,虽然我们吃了以后都排出去了,在排的过程中还会把我们的胆汁带走 。但是胆汁在人体是由胆固醇来制造的,这样的话,我们就要调动更多的胆固醇来再制造胆汁,这就相当于把身体里的胆固醇给降下来了 。所以多吃纤维素有助于降低胆固醇,这对健康有好处 。同时还可以促进排便,减少便秘,降低血糖 。
虽然食物进补有助于容颜的保养,但人吃五谷杂粮,哪能不生病?那么慈禧是如何排毒的呢?她还有什么独特的秘方呢?
七、慈禧养颜第五招——排毒
慈禧是个很爱美的人,每天早上四五点钟的时候,就起来打扮自己,她16岁到26岁之间住在储秀宫,每天早晨起来以后,西南角有个火炉子就马上旺起来了,这个火炉子是干嘛的呢?是她的贴身太监张福贵专门给她熬了一夜的银耳 。慈禧每天早晨起来第一道进献就是送银耳吃,第二道进献是用热水擦自己的皮肤 。用热水擦,有很多讲究 。比如说每天这一盆热水,专门要有两个宫女伺候,而且热水的温度也得适合慈禧的体温,旁边是一摞毛巾,她把手指用毛巾包好浸在水里,水慢慢变凉以后,很快再换一盆,然后接着浸,来回三次,等皮肤的毛孔都打开了以后开始,第三道进献热敷,就是我们说的热气蒸脸,像蒸桑拿似的,把她一整晚脸上的脏东西、毒素都排出来,洗干净 。在我们今天看来,这无疑是众多美女追求的最原始的水疗SPA,这也正是慈禧的排毒方式 。
面膜是当今很多爱美女士最常用的手段之一,但是您知道吗?早在100年前,慈禧就已经开始自制面膜了 。那这个面膜是如何制作的呢?
八、慈禧养颜第六招——自制面膜
慈禧特别喜欢玫瑰和胭脂,胭脂是一种胡兰花,这个花很美,把它做成胭脂之后一般会凝聚成一种像脂类的东西,而这种东西,对皮肤的养护特别好 。它分面脂和点脂 。点脂就是点在女人的嘴唇上面的,慈禧特别喜欢的一种用胭脂和鸡蛋清调和做的面膜,这个面膜里还放了玫瑰、玫瑰露之类的东西 。这个面膜最主要的原料是鸡蛋清,它很柔滑,能有去黑斑的作用 。慈禧把面膜揭下来以后,皮肤不仅清洁,而且特别润滑 。
集军政大权于一身的慈禧,每天的压力是相当大的,工作量也是常人不可以想象的 。当辛苦了一天之后,究竟是什么能让慈禧感到无比的放松呢?
九、慈禧养颜第七招——洗脚
说到慈禧洗脚,您一定会说洗脚有什么特殊的,还用说吗,我每天都洗脚,也没看怎么放松 。这您就错了,慈禧洗脚,她有两个专门的银盆 。银盆的表面用银铂包了一层,里面实际上是用香木做的 。这两个盆呢,是作为她洗脚交换用的 。一盆装药水,一盆装清水 。清水一般是热的,药水是用一种特殊药物熬成的 。一年四季她的药水都是不一样的 。比如说夏天,她主要是用菊花饮做一种药,配合很多其他具有活血、明目、通气和消毒作用的药一起泡制成药水 。先用药水泡,然后用清水泡 。相信大家每天也都洗脚,用热水洗脚对人体的血液循环有好处 。血液循环也不仅仅就是脚舒服,实际上是身体每个部位都舒服 。血脉畅通了,人体就舒服,如果哪个地方不舒服,就是他的血脉不畅通 。这和现在的足疗很像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