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计划表 初中数学教学计划10篇( 四 )


(五)开展课题研究
不断地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学习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的教育 。学习态度的好坏,关系到学习是否主动,是否刻苦,要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而学习方法的好坏,关系到学习是否有成效,教师既要向学生教方法,又要指导学生自己总结积累方法 。要把立足点放在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学会“探究学习”中来 。要注意学生数学素质的培养 。在教改方向上,九年级主要从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应试能力上进行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重点是把学生尽快地引上正轨,同时进行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实验 。以培养优生和缩小后进生作为教改的突破口,用鼓励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用赞赏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鼓励各位教师根据所教学生的特点和教学实际,确立自己的教改课题 。
三、具体安排:
九月份:
1.做好开学初的准备工作,讨论制定本学期我备课组的教研计划和教学进度安排,确定集备教研活动时间 。
2.组织学习新课标以及教学改革的有关文章 。
3.开展集体备课,统一教学计划进行授课,各项教学工作有序进行 。
十月份:
1.开展集体备课、组内开课,组织讨论,进行课后反思 。
2.开展集体备课、组内说课,组织讨论 。
3.组织好期中复习材料 。
十一月份:
期中考试及质量分析 。
十二月份:
教学资料库建立、交流单元测试资料 。
一月份:
1.总结积累教学案例每人至少写一个教学后记,或整理一篇完整个案(含教案、实录、教学反思)或完成一个教学案例 。
2.做好期末复习、考试 。
3.期末考试、寒假开始 。
初中数学教学计划10篇5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学到的知识技能是社会对青少年所需求的;
2、要让学生知道这是自己终身学习和发展所需要的;
3、贴近生活实际让学生爱数学,自主的学教学;
4、让学生掌握数学基本知识和技能 。
二、教材分析:
该教材每章开始时,都设置了导图与导人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望 。在教学中,适当设置如“回忆、思考、探索、概括、做一做、读一读、想一想、试一试”等以及“信息收集,调查研究”等活动栏目,让我们给学生适当的思考空间,从而使学生能更好地自主学习 。在教材各块内容间,又穿插安排了涉及数学史料、数学家、实际生活、数学趣题、知识背景、信息技术、数学算法等等的阅读材料,用好它,不但扩大了学生知识面,而且增强了学生对数学文化价值的体验与数学的应用意识 。该教材练习题更是体现了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发展的需要 。
整个教材体现了如下特点:
1.现代性——更新知识载体,渗透现代数学思想方法,引入信息技术 。
2.实践性——联系社会实际,贴近生活实际 。
3.探究性——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自主活动、自主探索的机会,获取知识技能 。
4.发展性——面向全体学生,满足不同学生发展需要 。
5.趣味性——文字通俗,形式活泼,图文并茂,趣味直观 。
三、课程的教学过程要求我们:
1.课堂教学从:“复习、引入、讲授、巩固、作业”,转变为:“情境、问题、探究、反思、提高”,使学生初步体验到数学是一个充满着观察、实验、归纳、类比和猜测的探索过程 。
2、数学课堂由单纯传授知识的殿堂转变为学生主动从事数学活动,构建自己有效的数学理解的场所 。
3.数学教师由单纯的知识传递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数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
4.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增加师生互动、形象化表示数学内容、有效处理复杂的数学运算等 。
5.给学生提供成果展示机会,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及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
四、注意事项
1、要由“单纯传授知识”转变为“既传授知识,又培养学生数学思维方式和能力”;
2、要由“教师主导,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转变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组织引导”;
3、本册内容较传统,但教学方式不可以传统,不要以教师的讲解代替学生的活动;
4、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活动创设问题的情境;
5、应当让学生思考自己作出判断,教师先不要作出相关的提示或暗示;
6、应设法让学生参与到“观察、探索、归纳、猜测、分析、论证、应用”的数学活动中来并适当搭造“合作、交流”的平台;
7、重点应落在掌握有关基础知识和技能;

推荐阅读